2023主动出击:香港专项基金拓商机--东盟市场

发布日期:2023-03-22 15:54
多年持续的疫情大大影响了各中小企业务发展,如今疫情结束,各中小企可留意海外具高增长潜力的市场,利用香港政府所推出高达$700万资助额的BUD专项基金之自贸协定计划,发展数码营销策略及运用电子商贸方式,开拓东盟国家消费市场。
通过BUD专项基金,中小企能利用基金所获拨款为项目进行增聘人手、增添设备以及进行市场推广等活动。本文为大家分析东盟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申请BUD专项基金计划的资格。

东盟市场趋势
BUD专项基金的“自贸协定计划”涵盖了36个经济体,其中包含东盟十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据人民网北京2023年3月10日电,今年1-2月份,中国与东盟贸易额高达95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6%。其中,中国与新加坡贸易顺差最大,为713.9亿元人民币;与印尼的贸易逆差最大,为197.1亿元人民币。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表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展望未来,双方合作领域广阔、发展战略相融、贸易往来畅通,在双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我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有望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之一的东盟市场发展潜力大,不论投资设厂东盟或是开拓东盟市场都是令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好方案。
.
活跃消费能力
东盟人口众多,且60%以上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具一定的消费能力,令消费市场前景乐观。同时,国家内的年轻人多使用科技产品,令东南亚的电子商贸势在未来几年出现急剧的增长。此现象令不少网上消费平台能成功进驻区内甚至被大集团收购,令商业地位更巩固。如Lazada,它于2012年成立,拥有超过155,000名本地和国际卖家,以及3,000个品牌。在2016年,它成功由阿里巴巴收购,助力开拓展东南亚业务。

电子商贸经营模式
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和腾讯等中资公司在东盟的投资大增,带动了科技电子商贸的应用。各中小企业可利用这一点,充分使用电子商贸平台进行服务及产品的销售,同时配合东南亚各国政府所推动的无现金经济模式来采用数码支付方法,令消费者轻松购买,提升业务成绩。
此外,东盟国家的互联网经济增速相当高,印度和越南分别以每年逾 40% 的增长速度,而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则以每年 20% 至 30% 的增速稳步增长。这数据反映了消费者对电子商贸投入性变得更多,令线上营销更普及,中小企推广也更有成效。

BUD专项基金申请资格
只要是按照《商业登记条例》在香港登记的非上市香港企业,并在香港拥有实质业务运作,即使已在东盟国家有业务运作,也符合BUD自贸协定申请资格。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企业在东盟的项目属与当地资本合资,港资持股不可少于50%。此外,要留意符合资助项目要求的开销,如企业日常运作的开支是不获资助的。所以要取得最大的BUD资助额,便要留意获资助与不获资助的项目分类,并在合理时间内递交相关且完备的文件,才能令申请成功率提升。

拓展东南亚市场希望获取补贴?来找我们吧!我们会为中小企提供专业的香港补贴申请服务,充分规划你想要发展的项目,让你获得更多资金发展生意,并大大提高你获资助的成功率。
立即行动,联络我们(按这里),大家齐齐在2023起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