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27
ESG科普|ESG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及其重要性+ 查看更多
ESG科普|ESG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及其重要性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12-19 10:00
一、什么是ESG?
之前我们常说,评判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要从「财务基本面」情况来分析,比如盈利状况、偿债能力、现金流等等。
而ESG投资认为,一家好的公司不仅要会赚钱,更要有可持续的社会责任感。具体来说,会关注公司在这三个方面做得如何:
环境Environmental
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ESG投资策略,就是将上面这三个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一种投资方法。
寻找那些更注重环保、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更优秀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
之前我们常说,评判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要从「财务基本面」情况来分析,比如盈利状况、偿债能力、现金流等等。
而ESG投资认为,一家好的公司不仅要会赚钱,更要有可持续的社会责任感。具体来说,会关注公司在这三个方面做得如何:
环境Environmental
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ESG投资策略,就是将上面这三个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一种投资方法。
寻找那些更注重环保、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更优秀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
ESG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这就好像投资机构在选上市公司时,跟员工考核一样,除了要考核业绩KPI(财务基本面),还要考核价值观(ESG评级)。
咱们一个一个来看看:
E-环境
今年两会,碳中和、碳达峰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针对越来越恶化的气候环境,近年来,国家队整整齐齐出台了各项政策,都在往绿色金融上大着笔墨。
一家公司该不该投,要先看它和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环境如何影响它?它又如何影响环境?现在一个好公司标准,首先是它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而环境这个词的英文形容词就是Environmental,这个单词的首字母,正是ESG里面的E。
因此ESG当中的E,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公司评价指标。而整个ESG是一套评价体系,那些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碳足迹较低的公司,就会得到ESG体系较高的评估结果。
S-社会责任
其从社会(S)的角度,主要是考察企业与政府、员工、客户、债权人及社区内外部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诉求,关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能不能达到平衡与协调。
很早以前社会价值就体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之中,1861年美国内战前,就有一个叫教友派的宗教派别号召大家抵制参与黑奴贸易。1972年,因为一张著名的越战小女孩的照片,美国民众抵制凝固汽油弹制造商陶氏化学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非实行种族隔离期间,美国数十个州禁止投资南非股票。
随后世界上一些投资机构自发成立了一些组织,有的监督种族制度、有的监督人文道德层面,比如工人工资、工作条件、产品安全、平等就业等等,如果公司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不好,就得不到投资。到现在,这类监督和评判已经比较科学化,自然而然形成了指标,这个指标就是ESG当中的S,就是“社会”这个词的英文——Social。
而目前现在一个好公司标准,除了要担负保护环境的责任,还应该创造社会公益价值,遵纪守法,保护居民和雇员、减少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危机,例如减少烟草、酒精、枪支武器生产等等。而这些,正是当今世界正逐步接受的ESG标准。
G-公司治理
从公司治理(G)的角度,其主要包括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管理层薪酬及商业道德等问题。如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与职责、避免腐败与财务欺诈、提高透明度、董事会构成的独立性、专业度等方面。
投资者如果能够参与治理企业,即使是内部腐败的企业,也能帮助它们回到正轨上来并且获得收益。而投资者的这种行为就是ESG当中的G,英文Governance的首字母,也就是“公司治理”。
ESG 投资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契合全球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是一套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具体系,它既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和实体企业效率,又有利于从微观市场引导资本、推动改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同时又不会牺牲投资收益。
目前ESG投资在海外已经是一种主流投资理念,全球有近4000家机构成为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的签署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103万亿美元。
尤其是养老金这类中长期资金特别喜欢它,2020年欧洲有近90%的养老机构,将ESG因素考虑到投资策略中;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也选择配置了相关指数。
二、ESG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出现的与ESG类似的概念,是上个世纪诞生的伦理投资。投资者出于自身信仰或寻求对社会产生积极价值等目的产生的投资理念。宗教基金就是早期伦理投资的一个典型代表。借助伦理投资的概念投资者会筛选掉他们认为“不道德”的投资对象,例如破坏环境的石油重工,影响和平的武器制造,对大众健康有损的烟草等。
在ESG理念流行之前,更为人熟知的概念是“责任投资”。这个概念产生的背景是,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气候、环境、资源挑战,环保运动也随之兴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的公众环保运动,抵制和抗议企业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随着环保运动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国际机构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1972年,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首次发表了与环保相关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从1992年始,联合国开始举办环境与发展会议,率先提出《21世纪议程》,倡导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成为世界范围内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开端。
现实生活中,人们作为消费者也越来越注意环保因素,通过产品或服务选择将环保理念传导给作为生产者的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获取收入和利润,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于是,环境因素从公众运动逐步向上下两端延伸。与此同时,与环境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不断充实完善,相关概念也被引入投资领域,投资者逐渐意识到企业环境绩效可能也会影响企业财务绩效。于是,责任投资、E$G和绿色金融等概念就逐渐进入理论研究者、政策制订者和投资者的视线。
三、为什么要关注ESG信息?
MSCI(译为明晟)是知名的股票市场指数编制公司,其发布的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MSCI会对被纳入其指数的上市公司做ESG绩效评估,并编制ESG指数,为有ESG投资需求的全球投资者提供参考。
2015年11月,MSCI的ESG研究部门在评级报告中指出,富国银行在客户投诉量上,位列所有美国银行最高,且投诉量在逐年上升。2017年9月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因富国银行雇员通过伪造和操纵虚假客户账户赚取佣金,给予罚款1.85亿美元,这则丑闻导致富国银行市值蒸发55亿美元。
2016年,MSCI的ESG研究部门发现,辉山乳业的会计指标有多项处于行业极值,杠杆率从2015年3月的0.59上升至1.24。2016年9月,MSCI ESG研究部门将辉山乳业的ESG评级从BB下调为B。2017年3月24日,辉山乳业因为资金链断裂问题暴露,导致当天股价暴跌85%。
所以,关注ESG波动因子,可以有效规避掉一些闪崩和“黑天鹅”事件。
从2007年至今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ESG指数的走势图可以看出,2009年开始,ESG指数逐渐优于传统指数,并且差距在慢慢扩大。
所以,关注企业ESG信息的披露,将ESG评级高的企业纳入投资组合,更有可能获得高投资收益,降低决策成本。
MSCI是ESG研究的先行者,在多次验证此评级的效用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构投资者都开始研究ESG评级与投资的关系,比如JP摩根、巴克莱等。由于ESG有助于在长期获得更加稳定的回报,减少大幅度的回撤,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大体量且关系重大的基金重点参考的指标。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监管层面也开始关注ESG信息的披露:
欧盟在2014年颁布准则,要求拥有500名以上员工的公众利益实体都必须在其经审计的年度报告中披露ESG信息;
港交所在2011年12月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鼓励上市公司自愿发布ESG报告。2015年12月,港交所修订了该指引,将ESG信息披露的原则改为“不遵守即解释”。
注:“不遵守就解释”一词源自“Comply or Explain”,意思是发行人需完全遵守其所适用的条例,若部分条例未被遵守,发行人则需对此给出详细的解释。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1992年英国凯德伯瑞委员会(Cadbury Committee UK)针对在英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公司治理准则中,旨在达到既能有章可循又能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遵守条例这件事给予一定弹性空间的效果。
E-环境
今年两会,碳中和、碳达峰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针对越来越恶化的气候环境,近年来,国家队整整齐齐出台了各项政策,都在往绿色金融上大着笔墨。
一家公司该不该投,要先看它和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环境如何影响它?它又如何影响环境?现在一个好公司标准,首先是它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而环境这个词的英文形容词就是Environmental,这个单词的首字母,正是ESG里面的E。
因此ESG当中的E,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公司评价指标。而整个ESG是一套评价体系,那些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碳足迹较低的公司,就会得到ESG体系较高的评估结果。
S-社会责任
其从社会(S)的角度,主要是考察企业与政府、员工、客户、债权人及社区内外部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诉求,关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能不能达到平衡与协调。
很早以前社会价值就体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之中,1861年美国内战前,就有一个叫教友派的宗教派别号召大家抵制参与黑奴贸易。1972年,因为一张著名的越战小女孩的照片,美国民众抵制凝固汽油弹制造商陶氏化学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非实行种族隔离期间,美国数十个州禁止投资南非股票。
随后世界上一些投资机构自发成立了一些组织,有的监督种族制度、有的监督人文道德层面,比如工人工资、工作条件、产品安全、平等就业等等,如果公司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不好,就得不到投资。到现在,这类监督和评判已经比较科学化,自然而然形成了指标,这个指标就是ESG当中的S,就是“社会”这个词的英文——Social。
而目前现在一个好公司标准,除了要担负保护环境的责任,还应该创造社会公益价值,遵纪守法,保护居民和雇员、减少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危机,例如减少烟草、酒精、枪支武器生产等等。而这些,正是当今世界正逐步接受的ESG标准。
G-公司治理
从公司治理(G)的角度,其主要包括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管理层薪酬及商业道德等问题。如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与职责、避免腐败与财务欺诈、提高透明度、董事会构成的独立性、专业度等方面。
投资者如果能够参与治理企业,即使是内部腐败的企业,也能帮助它们回到正轨上来并且获得收益。而投资者的这种行为就是ESG当中的G,英文Governance的首字母,也就是“公司治理”。
ESG 投资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契合全球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是一套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具体系,它既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和实体企业效率,又有利于从微观市场引导资本、推动改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同时又不会牺牲投资收益。

尤其是养老金这类中长期资金特别喜欢它,2020年欧洲有近90%的养老机构,将ESG因素考虑到投资策略中;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也选择配置了相关指数。
二、ESG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出现的与ESG类似的概念,是上个世纪诞生的伦理投资。投资者出于自身信仰或寻求对社会产生积极价值等目的产生的投资理念。宗教基金就是早期伦理投资的一个典型代表。借助伦理投资的概念投资者会筛选掉他们认为“不道德”的投资对象,例如破坏环境的石油重工,影响和平的武器制造,对大众健康有损的烟草等。
在ESG理念流行之前,更为人熟知的概念是“责任投资”。这个概念产生的背景是,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气候、环境、资源挑战,环保运动也随之兴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的公众环保运动,抵制和抗议企业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随着环保运动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国际机构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1972年,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首次发表了与环保相关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从1992年始,联合国开始举办环境与发展会议,率先提出《21世纪议程》,倡导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成为世界范围内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开端。
现实生活中,人们作为消费者也越来越注意环保因素,通过产品或服务选择将环保理念传导给作为生产者的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获取收入和利润,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于是,环境因素从公众运动逐步向上下两端延伸。与此同时,与环境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不断充实完善,相关概念也被引入投资领域,投资者逐渐意识到企业环境绩效可能也会影响企业财务绩效。于是,责任投资、E$G和绿色金融等概念就逐渐进入理论研究者、政策制订者和投资者的视线。
三、为什么要关注ESG信息?
MSCI(译为明晟)是知名的股票市场指数编制公司,其发布的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MSCI会对被纳入其指数的上市公司做ESG绩效评估,并编制ESG指数,为有ESG投资需求的全球投资者提供参考。
2015年11月,MSCI的ESG研究部门在评级报告中指出,富国银行在客户投诉量上,位列所有美国银行最高,且投诉量在逐年上升。2017年9月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因富国银行雇员通过伪造和操纵虚假客户账户赚取佣金,给予罚款1.85亿美元,这则丑闻导致富国银行市值蒸发55亿美元。
2016年,MSCI的ESG研究部门发现,辉山乳业的会计指标有多项处于行业极值,杠杆率从2015年3月的0.59上升至1.24。2016年9月,MSCI ESG研究部门将辉山乳业的ESG评级从BB下调为B。2017年3月24日,辉山乳业因为资金链断裂问题暴露,导致当天股价暴跌85%。
所以,关注ESG波动因子,可以有效规避掉一些闪崩和“黑天鹅”事件。

所以,关注企业ESG信息的披露,将ESG评级高的企业纳入投资组合,更有可能获得高投资收益,降低决策成本。
MSCI是ESG研究的先行者,在多次验证此评级的效用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构投资者都开始研究ESG评级与投资的关系,比如JP摩根、巴克莱等。由于ESG有助于在长期获得更加稳定的回报,减少大幅度的回撤,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大体量且关系重大的基金重点参考的指标。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监管层面也开始关注ESG信息的披露:
欧盟在2014年颁布准则,要求拥有500名以上员工的公众利益实体都必须在其经审计的年度报告中披露ESG信息;
港交所在2011年12月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鼓励上市公司自愿发布ESG报告。2015年12月,港交所修订了该指引,将ESG信息披露的原则改为“不遵守即解释”。
注:“不遵守就解释”一词源自“Comply or Explain”,意思是发行人需完全遵守其所适用的条例,若部分条例未被遵守,发行人则需对此给出详细的解释。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1992年英国凯德伯瑞委员会(Cadbury Committee UK)针对在英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公司治理准则中,旨在达到既能有章可循又能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遵守条例这件事给予一定弹性空间的效果。
中国大陆地区对于ESG相关信息的披露一直不够重视,不过这一现状也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从一级市场来看,PE/VC机构也有一些已经关注ESG,比如弘毅投资、首钢基金等,他们会在投资决策时考虑被投公司有关环境、资源节约、社会责任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同时会协助企业在这些方面达到更好的状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