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P科技券申请获批延误原因

发布日期:2023-05-08 17:15

科技券申请延误令企业损失商机

科技券计划(TVP)资助上限为60万港元,根据钮信融的经验,很多公司在申请科技券时都会有几项常犯错误,导致批准申请延误。且由于科技券计划规定,所有项目必须于申请获批后才能展开,创新科技署每迟一天批准申请,亦意味项目迟一天完成,影响公司业务的新发展及原来的计划。因此,本文将告诉你5个常见的科技券申请延误原因,如你准备为公司申请科技券,就要避免犯错,或者找间信得过的科技券顾问公司作为帮手。

科技券申请文件不齐全

这并不是玩笑,创科署首轮问题通常都是要求申请企业补充文件。一般而言,申请科技券或其他类型的政府资助,都需要证明实质业务,证明文件包括商业登记(Business registration)、有限公司的NAR1文件、MPF强积金供款纪录、收据及发票等,有很多申请微型企业往往会在此漏交或出错。常见的错误可以是有关文件没有正式盖印、提交了已过期的商业登记,甚至没有完整扫描整份文件或只用手机拍照了事。但大家千万不要看轻这些「低级」的错误,这足以令申请处理延误两周。

科技券项目效益未能交代

科技券申请审批的四大原则之一,是项目与业务的关系,这才能带出项目如何协助企业提升营运效率或减轻成本。按照政府的政策思维,凡是要进行一项工程,必须要有审慎的理据,才可花费资金去启动项目。很多申请企业提交申请表时,只着重项目能使业务将来能做到什么,却忽略了和现在业务的关系,请不要忘记,TVP不是创业基金,申请公司必须要有现成的业务,而项目系统亦要针对现存的运作不足进行效能提升。例如一间贸易公司申请TVP升级网页系统,不能只说网页可以增强曝光及生意机会,而应针对现存系统的不足之处及如何减省成本方面来进行说明。

科技系统细节缺漏

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科技系统的细节,科技系统的合理性是申请科技券四大原则之一。创科署要评估项目的合理性,一般会从现今科技、系统架构、行业常规等出发,举个很简单例子,例如申请做手机应用程序(Mobile App),自然要求说明App是在Android还是iOS架构上进行开发,因为项目细节说明(Specification)会影响成本以至预算,创科署必须清楚明白项目执行的细节,才能评定申请的预算是否合理。

申请建议太多枝节

申请科技券不是征文比赛,建议项目只要写清楚业务效率如何提升,执行细节相关并准确就可以,而不用说明企业的商业大计。科技券并不是创业资助,不应让申请变成一项商业游说 (pitching),更加不用说明无关申请的事宜。创科署不用你在落实项目后一定要赚大钱,部门只会从项目落实的合理性、项目与业务的关系及项目的预算去评审申请,这不是一份工商管理学系的功课。所以太多无关的枝节,只会令政府看不清你项目的焦点,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更多的查询,会导致整个申请进程延滞

未能及时回应创科署问题

根据科技券顾问经验,创科署接到申请后,会提出一些问题,而按例申请企业需于限时内及时回应,假如没有及时回应,署方将会视为放弃申请。或许你会奇怪,既然提交了申请,为何会不能准时回应政府? 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可以是生意很忙。香港超过九成是中小企,每天都要为生存而拼博,如有生意机会,往往全程投入,连商业基本操作都可以忘记,所以有不少申请是因此而被撤回,另外如问题涉及效能或系统技术,或者是提交补充文件,如没有充份准备,都不容易快速回应。而如果每次如要劳烦创科署查询,平均会将申请延后大约两至三星期,一个缺漏如需两次回应补充,就可能令整个申请以及项目延后一个半月。故此,很多欲申请科技券的公司都会寻求科技券顾问公司协助,协助处理申请事宜,减少延误的机会。

如对科技券60万有需要的企业,欢迎联络钮信融了解更多~
分享到: